寒假社会实践 | 锌心向暖调研队:新时代大学生“空心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者:化学化工学院发布时间:2025-02-12浏览次数:10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承载着无数的期望与可能。然而,一种名为“空心病”的心理隐忧,正悄然在大学校园蔓延。“空心病”虽不是医学定论,却如阴霾般笼罩着部分大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忙碌生活中迷失方向,对人生价值产生迷茫。为深入洞察这一问题,锌心向暖调研队踏上了探索之旅。他们怀揣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切,精心设计问卷,从学习、生活、社交等多个维度入手,广泛收集数据。希望通过这份调研,能揭开“空心病”的神秘面纱,挖掘其背后的根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空心病”这一概念由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2016年提出,“空心病”并非医学上的正式诊断,而是一种形象的表述,主要指部分大学生内心缺乏目标和意义感,即便生活忙碌却仍感到空虚,对人生价值产生怀疑,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学业、社交和未来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相关报道和研究不断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深入了解大学生 “空心病” 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背景,我院锌心向暖调研队在寒假采用多种方式探寻大学生群体中悄然蔓延的“空心病”现象,深入剖析这一问题的现状、影响及背后根源,期望能为点亮青春心灵之路贡献一份力量。

实践队精心设计问卷,涵盖学习动力、生活目标、社交感受、未来规划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 “空心病” 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确保调研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借助校园社交平台、班级群等广泛传播,力求覆盖不同年级、专业的同学。线下,实践队成员利用寒假时间,在各自的家乡对同龄人中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研,耐心解释调研目的,用真诚换得大家的信任与支持。经过数周努力,共收集到5868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占比56.05%,大一至大四年级均有覆盖,涵盖理工科、人文社科、艺术类、医学类等专业背景的学生,为后续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空心病”差异提供了基础。

学界研究表明,“空心病”的核心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可以发现,33.8%的学生表示常常感到内心空虚,即便生活忙碌充实,也觉得没有真正让自己满足和快乐的事情,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存在困惑;30.5%的学生承认会在夜深人静时突然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产生怀疑,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这种对人生价值的迷茫反映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认知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与困惑,是“空心病”的典型表现之一;近半数学生对未来规划存在迷茫感,说明大学生在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方面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支持。

分析调研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空心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文化环境,近半数学生感受到较大的社会竞争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社会负面事件也会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心理健康;七成左右的学生也反映“佛系”“摆烂”“躺平族”“内卷化”等亚文化对其生活态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反映出当前社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状态和价值观的冲击。二是家庭环境,近半数学生与父母沟通频率较低,可能影响家庭对学生心理支持作用的发挥;父母过高的学业和职业期望可能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不良的家庭氛围可能成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潜在因素。三是学校教育,近四成学生对专业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专业满意度低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产生消极情绪;近半数的学生社交活动不多甚至几乎没有朋友,这可能使学生缺乏情感支持,增加心理问题发生的风险;近五成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较大,会产生焦虑情绪。四是个人因素,30.56%的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选择先逃避,不得不面对时再处理。13.14%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符合“只是在按照别人的期望和社会的标准生活,而失去了自我”这一描述;36.18%的学生认为比较符合。这种自我认知的迷失可能使学生内心产生空虚感和迷茫感,是“空心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针对以上调研结果,实践队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社会应传播正能量与优化环境,通过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监管,规范信息传播,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同时,优化社会竞争环境,完善就业市场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缓解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焦虑。二是家庭应调整期望并加强沟通,摒弃单一以成绩和成就论英雄的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增加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频率,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建立平等、信任的亲子关系,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努力营造温暖、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矛盾和压力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三是学校应完善教育与支持体系,让学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心理咨询服务形式;举办各类讲座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制定清晰的职业目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朋辈互助平台,增强学生的社交互动和情感支持。四是个人要主动提升自我并积极规划人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充实课余生活,在兴趣培养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丰富精神世界。学习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技巧,合理安排学业和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有效应对压力和挫折。

大学生“空心病”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未来发展。通过本次调研,锌心向暖实践队对大学生“空心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更能正视自身的心理健康。


© CopyRight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黄石市磁湖路11号 电话:0714-6515602 邮编:4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