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星“核”追梦宣讲团分小组走进大冶、黄冈部分中小学,面向不同年龄学生开展“两弹一星”发展史及形成的伟大精神、核工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核能相关科普知识等方面的宣讲工作。宣讲工作得到了各学校和相应社会实践队的大力支持。
7月11日,宣讲团成员王宇欣、金萧宇、屠董婷走进大冶湖学校,分别为六升七和七升八年级学生进行宣讲。王宇欣从核辐射的自然来源、生活中的辐射实例、辐射剂量与安全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她以“日常生活中的核辐射”为切入点,结合“香蕉辐射”案例,让学生理解核辐射是普遍现象。同时结合“西弗”的通俗解释,用动画演示辐射剂量与安全标准的关系。屠董婷通过生动讲述王淦昌同志的功勋事迹,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核,进而讲解阐释“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及重大工程精神。金萧宇则以“三个30年”为脉络,展现中国核工业从原子弹、氢弹突破到“华龙一号”三代核电、高温气冷堆等大国重器的奋进历程。
7月12日,宣讲团成员段晨蔚、杨银涛走进浠水县兰溪方铺小学,为一至六年级学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与科普课。段晨蔚现场以古筝演奏《东方红》引入,随后共同观看卫星发射的珍贵影像,详细讲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历程,从科研团队组建到戈壁滩上的艰苦奋斗,结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的事迹,生动展现了科研工作者和参试部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精神。杨银涛从核技术的基础原理讲起,用“太阳为什么能一直发光发热”“原子弹为什么有那么大威力”等问题开篇,重点讲解了核技术在生活中的“隐形身影”,并结合孩子们熟悉的场景举例,让抽象的技术变得可感可知。面对“核技术会不会有危险”的疑问,他用“就像用电一样,只要规范使用就很安全”的比喻耐心解答。
7月12日,宣讲团成员王宇欣、金萧宇走进浠水县华桂中学,为六升七、七升八年级学生带来一堂有趣生动的宣讲。金萧宇以“什么是核能?”为切入点,通过原子弹、氢弹等学生熟悉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核能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国防与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他从中国核工业的起步、发展里程碑、重大科技成果等方面展开,在一个个故事中带领同学们穿越“三个30年”,回顾了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鼓励大家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王宇欣则从“核辐射是什么”“核辐射从哪儿来”“辐射的测量与防护”“常见的放射性元素与核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她用“能量粒子的旅行”比喻阐释核辐射本质,结合示意图说明原理;列举土壤中的铀、空气中的氡等天然辐射源,以及医疗检查等人工辐射场景;介绍距离防护、屏蔽防护等方法;还通过核医学治疗、食品辐照保鲜等案例展现核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