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成果展 | 青矜逐梦实践队:关于化学品成分标签技术参数披露对消费者低碳支付意愿的影响调研

发布者:化学化工学院发布时间:2025-08-16浏览次数:257

近年来,“双碳”目标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低碳消费作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化学品(如清洁剂、化妆品、装修材料等)作为日常消费的重要品类,其生产、运输、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对环境影响显著。而产品标签作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技术参数(如碳排放数据、能耗指标、可降解性等)的披露情况,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低碳属性的判断及购买决策。当前,我国化学品标签虽已包含部分基础信息,但低碳相关技术参数的披露仍缺乏统一标准,存在信息模糊、形式杂乱等问题,导致消费者难以有效识别低碳产品。在此背景下,探究消费者对化学品标签技术参数的认知与需求,分析其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对规范行业信息披露、引导绿色消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今年7月,由11名学院的女生组成的青矜逐梦实践队团队在余筱筱博士的指导下展开了为期三周的调研活动。为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和访谈提纲,队员们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化学品成分标签规范、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及低碳消费研究成果。反复讨论修改,经过指导老师建议,确保问卷和访谈提纲准确涵盖所需调查内容,调研对象为18岁及以上、具有独立消费能力的城乡居民,涵盖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和收入水平的群体,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与多样性,问卷设计围绕消费者对化学品成分标签的认知程度、不同参数披露情况下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差异等维度展开。

调研工作正式展开后,队员们奔赴不同的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她们有的前往大型超市,向购买化学品的消费者发放问卷;有的利用周围环境,与家人、朋友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还有的利用线上平台,扩大调查的范围。在这个过程中,面对部分消费者的疑虑,她们拿出提前准备的化学品标签样本耐心讲解,用通俗语言解读专业参数与低碳消费的关联;遇到访谈对象表达不畅时,便灵活调整提问方式,用生活化的例子引导对方表达真实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调查工作顺利完成,共收回2800份有效问卷和22份访谈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公众对化学品成分标签的关注度整体较高。在购买相关产品时,有23.93%的受访者表示“总是会”查看成分标签,33.21%“经常会”,两者合计超过半数(57.14%),表明标签信息已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安全性提示(60.96%)和环保属性(57.71%)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信息。然而,公众对“技术参数”的认知仍偏传统,52.18%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视为技术参数,而对“碳排放数据”(41.32%)和“能耗指标”(33.79%)的认知相对不足。尽管62.32%的受访者认为技术参数披露“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于评估低碳属性,但理解门槛依然存在:仅有47.53%的人表示能“完全”或“较容易”理解复杂参数,超过22%认为“较难”或“完全无法理解”,表明信息的专业性与可读性之间存在矛盾。

调研发现,公众对化学品标签的关注度较高但理解存在障碍。技术参数披露对消费者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57.8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标注详细低碳参数的产品支付更高价格。其中,“原料来源的低碳认证”(61.43%)、“生产过程能耗指标”(58.25%)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49.39%)最受关注。在披露形式上,31.14%偏好简洁的“文字描述”,28.79%倾向“数据表格”,而仅12.82%选择“二维码链接”,说明直观呈现更易被接受。信息披露还增强了品牌信任:61.97%的受访者认为披露参数的企业更值得信赖;当产品缺乏验证途径时,68.21%的人购买意愿会下降,凸显了第三方认证的重要性。

调研发现,技术参数披露显著影响低碳支付意愿与品牌信任。公众对“双碳”目标的认知有待提升,仅33.75%表示“非常了解”或“基本了解”,21.36%“听说过但不了解”,8.89%“完全没听说过”。认知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行为:63.57%的受访者表示若产品标注低碳参数(如“碳排放低于国标20%”),其购买意愿会提升。66.68%认为企业披露双碳信息属于社会责任,支持政策引导或强制要求。56.68%愿意花更多时间了解低碳参数,显示出积极态度。社会影响方面,56.21%会因“他人推荐”或“政府鼓励”而选择有参数披露的产品,说明外部引导在推动绿色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本次调研结果,为更好发挥化学品成分标签技术参数披露在推动低碳消费中的作用,实践队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快制定统一的化学品标签低碳信息披露标准,明确必须披露的核心参数(如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能耗指标、原料来源等),并规范表述方式,避免信息混乱或“漂绿”现象。其次,企业应主动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可读性,优先采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或可视化图表呈现关键参数,避免过度使用专业术语。同时,可通过二维码链接补充详细报告,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再次,加强“双碳”目标的公众宣传与教育,特别是针对“听说过但不了解”的群体,利用媒体、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多种渠道普及低碳知识,提升全民环保素养。最后,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绿色消费,倡导理性判断,关注有权威认证的产品,同时支持政府和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努力。通过多方协作,构建信息透明、信任共建、行为自觉的低碳消费生态。


© CopyRight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黄石市磁湖路11号 电话:0714-6515602 邮编:4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