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为引导广大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院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跟随直播镜头,接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洗礼。
直播观看过程中,全院师生神情肃穆、聚精会神,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共同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那段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深刻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大家表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进。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以抗战英雄为榜样,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职工集中收看纪念大会
本科生代表集中收看纪念大会
研究生代表集中收看纪念大会
党委书记 罗鸿飞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庄严盛况,让我心潮澎湃,既为大国重器彰显的硬核实力而震撼,更被抗战精神跨越时空的传承力量所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历史照亮未来、精神凝聚力量的深刻内涵,再次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在复兴征程上稳步前行的根本保障。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深感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传承好红色基因,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要创新形式宣传阐释伟大抗战精神,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与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聚焦化学化工领域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兼具扎实专业功底、强烈家国情怀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师生在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上深耕细作,不断提升学院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以更强的学科实力和育人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湖北省支点建设和学校申博攻坚贡献化院力量。
党委委员、院长、二级教授 殷国栋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心潮澎湃,为伟大祖国今日之强盛倍感自豪。从“中国排面”仪仗方队威武亮相,到新型战机、洲际导弹震慑寰宇,每一帧画面都如重锤叩击心灵,展现了新时代强国强军的伟大成就,更让我深切缅怀艰苦抗战岁月中的先烈功勋。这场纪念大会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是对民族精神的有力弘扬,更是对使命担当的庄严召唤。作为高校教师,我更加深刻认识每一件震撼人心的“大国重器”背后,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硬核支撑。化学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学科,在国防、能源、材料等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正身处前所未有的创新环境,更应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致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能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卓越工程师与创新人才,我们要以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青年博士 陈绪朗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军民所拥有的爱国、坚韧、创新、团结的精神。阅兵式上,整齐划一的方队、先进的武器装备,彰显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也让我深切感受到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作为化学专业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要将爱国情怀融入教学科研,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信念。同时,党支部也将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教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崭新时代华章!
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行政助理、副教授 李新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深感责任重大。当看到整齐的方队和先进的装备,我为祖国的强大国防力量感到无比自豪,也深切体会到当年先烈们的牺牲何其伟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我要带领支部党员教师铭记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同时,我们要立足岗位,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行政助理、副教授 吴新鹤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让我倍感振奋鼓舞。新型主战坦克、隐形战机等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组成钢铁洪流,彰显中国智造的磅礴力量。徒步方阵中,“一老一新”构成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抗战老部队英姿再现,现代化新质作战力量尽展锋芒。官兵们坚毅的目光与铿锵步伐,共同铸就中国强军梦。这场阅兵既是国防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当代传承。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我将以抗战精神为炬,在党务工作中践行“自强不息”的信念,将阅兵激发的豪情转化为服务集体的实际行动。
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正科级辅导员 龙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千钧、直抵人心,清晰阐释了抗战胜利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阅兵展现的国防实力与抗战精神一脉相承,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实力与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嘱托,为我们指明了育人方向。我将把这份爱国情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中传承,让民族气节在心中扎根,共同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学工办副主任 李海泉
当45个方(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当抗战老兵颤巍巍的右手再次举到额前——这一刻,历史与现实紧紧相连。那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方队,是当今中国强大国防力量的展现,更是对当年浴血奋战的先烈们最好的告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愿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以此次纪念大会为契机,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写进党日活动,把抗战老兵故事融入就业指导课,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让更多青年学子明白:强国不是口号,是扎根基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分工会副主席、副教授 杨进华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深受震撼与启迪。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更是人类文明史上正义战胜邪恶的不朽丰碑。作为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和分工会干部,我深感使命在肩:既要将厚重的历史记忆与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更要以先烈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为指引,带领师生立足专业领域,在教学中传递家国情怀,在科研中突破“卡脖子”技术硬骨头,推动爱国情、强国志切实转化为报国行。
院团委负责人、副科级辅导员 郭先哲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新的历史。80年前,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历史性贡献,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这次纪念大会,不仅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更是一堂饱含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的思政课。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定必胜信心、激扬顽强斗志、发扬实干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创造实打实的新业绩,不断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员、2023级研究生 陈桂香
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当装备方队中那些“中国造”的高精尖武器缓缓驶过,当空中梯队在蓝天划出整齐的航迹,我既为国家国防实力的飞跃感到自豪,更透过这盛大场面,读懂了“强大”二字背后的历史重量——这份底气,是80年前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筑牢的防线,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攻坚克难的坚守,更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必然回响。大会中,抗战老兵颤巍巍敬礼的画面更让我热泪盈眶。他们用青春见证了民族的抗争,而我们这代青年,要用奋斗守护民族的复兴。未来,我会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科研,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细作,努力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化学专业2201班学生 朱丽娜
当现代化的装备队伍隆隆驶过、空中梯队划破长空呼啸而来时,那种排山倒海、气贯长虹的气势,最能直观地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国力与军威。从“万国造”到“中国造”,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受阅装备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是中国综合国力飞跃的缩影。观看阅兵,在激情澎湃之后,更应沉淀下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中。时代的“阅兵场”早已不局限于长安街,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岗位上,我们的“阅兵场”就是知识的殿堂。我们要以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攀登,用智慧和汗水攻克学习中的重重难关。
学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208班学生 刘佳乐
当朝阳洒满天安门广场,胜利日大阅兵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坐在屏幕前,目光紧紧追随着广场上的每一个身影、每一面旗帜,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的召唤。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读懂了青年一代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将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指引,以先辈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用青春和汗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学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应用化学专业2308班学生 张琬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隆重的纪念大会,是国家对历史的庄严回应,也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望。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目睹气势恢宏的阅兵盛景后,既受到强烈震撼,更接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民族复兴”梦想,如今正交到我们这代人手上。今后在课堂上,我会更认真地啃下专业知识的“硬骨头”,把每一次实验、每一门课程都当成成长的“练兵场”;在校园里,我会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红色宣讲,用青年的声音传递抗战精神。我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努力成为能扛事、能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化学专业2403班团支部书记 龙一涵
八十年前,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革命先辈以血肉之躯铸就了民族不屈的脊梁;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肃然起敬、缅怀英烈。通过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抗战精神不仅是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更应成为激励当代青年奋勇前行的时代强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虽未曾亲历战火,却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矢志报国强国的历史责任。此次大会所传递的,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切回望,更是面向未来的奋斗动员。作为一名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更应把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与未来教育事业中,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化学(优师)专业2501班学生 汤池
作为一名“优师计划”的大一新生,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庄严的纪念仪式,让我心潮澎湃,深感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作为未来的教师,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抗战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一份需要传承下去的火种。我们今日在安宁的课堂中学习,正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果实。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坚定了我扎根教育事业、奔赴基层的初心。我将努力锤炼教师技能,涵养师德师风,未来将抗战故事和民族精神生动地讲给学生们听,引导他们铭记历史、立志报国。唯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对历史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