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应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斌贵教授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在重点实验室报告厅作题为“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及其生物合成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殷国栋院长主持。

海洋天然产物凭借结构多样性与良好的成药性,是临床应用药物的重要化学来源。截至目前,已有17种海洋药物成功实现上市,充分印证了海洋天然产物在医药领域的实用价值与发展潜力。王斌贵教授详细分享了海洋天然产物从获取到分析的核心步骤,涵盖深海采集、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分离、天然产物结构鉴定及其生物合成,以及在此过程中利用的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包括晶体衍射技术、TLC显色反应、结构理论计算等。报告最后,王斌贵教授还展示了在深海环境中应用先进技术直接进行生物培养的方法,该方法为突破传统采集与培养局限、探究更多未知海洋天然产物开辟了新路径。
在提问互动环节,王斌贵教授针对我校师生提出的关于海洋天然产物获取途径、结构鉴定方法以及生物合成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学术研究经历,为师生们的学术成长与科研实践提供了有益启发。
主讲人简介:
王斌贵,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尤其在海藻卤代化合物研究、海洋微生物含氮含硫化合物研究等方面具有特色,近年来聚焦深海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工作,发现多种具有抗菌、抗肿瘤等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已完成两个先导化合物抗肺癌、抗肝癌成药性评价,正进行系统的临床前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在Chemical Reviews, Ang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Organic Letters,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等发表论文2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等。现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药物学分会理事长及多个国际SCI期刊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