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期刊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有机化学前沿》)在线发表了我院有机化学教研室陈绪朗博士在含氮碗状多环芳烃领域的最新综述论文。论文题为“Nitrogen-containing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ith bowl-shaped structures: synthesis,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s”(含氮碗状结构多环芳烃:合成、结构与应用)。陈绪朗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黄小欢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龚汉元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湖北师范大学为论文第一通讯单位。该论文入选“2024 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HOT articles”。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是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英国皇家化学会)与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出版的以CHEMISTRY, ORGANIC综合研究为特色的国际期刊、SCI中科院大类一区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4.6。
碗状多环芳烃(bowl-shaped PAHs)因其独特的三维弯曲结构和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自1966年首次成功合成心环烯(corannulene)以来,这类化合物在功能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发光二极管(LEDs)、非线性光学材料和分子传感器等。此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将氮原子引入碗状多环芳烃的骨架中不仅能够调节其电子性质和分子构型,还显著提升了其在化学传感和催化领域的潜力。氮掺杂的策略已成为该领域的前沿课题,为拓展碗状多环芳烃的应用范围提供了新的思路。该论文系统总结了含氮碗状多环芳烃在合成、结构表征及多领域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几类含氮碗状化合物的研究,包括氮杂花烯、氮杂苯并心环烯、含氮杂相邻五元环的碗状化合物及其他相关分子,并详细探讨了其在合成路径设计和碗状结构表征中的创新成果。与此同时,综述深入剖析了这些化合物在超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中的多样化应用,尤其是在功能材料与生物分子识别方面的潜力。文章还梳理了近年来含氮碗状分子在实际应用和规模合成中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含氮碗状多环芳烃
论文信息:
Nitrogen-containing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ith bowl-shaped structures: synthesis,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s
Xu-Lang Chen*, Si-Qian Yu, Jia-Qi Liang, Xiaohuan Huang* and Han-yuan Gong*
Org. Chem. Front., 2025, DOI: 10.1039/D4QO01934B.
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qo/d4qo0193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