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湖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石一中)报告厅内学术氛围浓厚,由黄石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湖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石一中)承办的省级课题推进会暨《炔烃》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如期举行。黄石市各中学化学教师和我院2022级化学(优师班)学生齐聚一堂,围绕“深度学习视域下‘结构-性质’认知模型构建”展开深度研讨,共同探索化学核心素养落地的创新路径。
教学研讨中展示了《炔烃》同课异构教学环节。黄石一中张俊老师和黄石二中郁志成老师分别呈现了风格各异却又紧扣主题的精彩课堂。
张俊老师以 “结构分析—性质归纳—类比迁移”为主线,将课堂巧妙划分为六大主题。从乙炔的结构分析出发,引导学生由宏观层面逐步深入到微观探析,再回归到宏观的性质归纳与应用。在主题教学中,不仅详细讲解乙炔的化学性质,还通过烯烃、炔烃结构对比构建推理模型,让学生深刻领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最后,通过情境习题巩固训练以及设计创新拓展作业,强化学生对模型的应用,满足不同学生的创新学习需求,有效培养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郁志成老师则以“猜想—验证—迁移”为框架,设计了四大探究环节。从让学生通过分子结构模型思考碳碳三键反应活性,引发学生兴趣;到分组讨论推测乙炔性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能力;再到观看实验直观验证乙炔性质,让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最后进行总结归纳与课堂训练,实现知识巩固与拔高。郁老师运用项目式教学、任务式驱动以及模型搭建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化学思想,着重培养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教学展示结束后,思维碰撞的火花继续在现场绽放。2022级化学(优师班)学生积极提问,现场专家老师从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耐心解答。随后,专家老师们各抒己见,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课。最后,主讲人杨彩云老师进行总结评价,充分肯定了两堂课的优秀之处。两节课都遵循预测性质、实验验证、归根表征的教学流程,与深度学习模型高度契合,且各具亮点。
中教法教研室主任李雄建博士参与研讨。
研讨活动为化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未来将以“结构—性质”认知模型为指引,助力我院化学专业优师班学生实现从知识积累到思维跃迁的跨越,推动化学教学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