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学院召开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定稿讨论会。党委书记罗鸿飞出席并讲话,在外培训的院长殷国栋通过线上方式参与讨论。副院长周兴旺主持会议,教学委员会成员、教学办工作人员参加讨论。
学院自去年下半年起启动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今年3月,学院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深入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凝聚了共识。
此次讨论会上,化学(荆楚优师计划)、化学(师范)、化学(拔尖创新计划)、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3个专业5个方向及拟申报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主要执笔人详细汇报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情况,包括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搭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等,与会人员针对方案制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
“以学生为中心”是贯穿本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核心理念。在课程设置方面,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增加选修课程模块,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和宽口径培养目标。学院鼓励打通专业限制,让学生能够跨模块选修优质课程,拓宽知识领域,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会议决定,将化学、应用化学的专业选修课按照学生专业拓展或考研需求,以“5个专业方向模块+1个通识工具模块”方式设置选修课程,并将师范类教育实习调整至第六学期。在教学大纲修订讨论环节,融入课程思政成为重要共识。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能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讨论会还对人工智能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展开了积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