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成果展 | 追梦实践队:高中化学教材和科普读物中科学家精神呈现效果评估

发布者:化学化工学院发布时间:2025-08-15浏览次数:247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强国伟大事业,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了科学家精神,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高中阶段是学生科学思维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化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其教材与相关科普读物中蕴含的科学家事迹、研究历程,是传递严谨求实、创新探索、坚持不懈等精神的重要媒介。为了解当前高中化学教材与生活类科普读物在科学家精神培养中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化方向,追梦实践队开展了本次问卷调查。


科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科学思维和科学家精神的培养。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其教材和教学方式在塑造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科学教育中,科学家精神的培养是否得到足够重视?教材和科普读物中的相关内容是否有效?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次调研旨在通过问卷数据,分析高中化学教材和生活类科普读物在培养学生科学家精神方面的现状、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科学教育提供依据。

    

追梦实践队的17名成员首先通过查阅研读相关教育政策文件、学术研究成果、国内外优秀教材案例等,为调研提供理论支持和背景参考,从而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了解与关注程度、高中化学教材和生活类科普读物中科学家精神呈现方式的评价、期望的呈现形式等多个维度,面向不同化学学习经历的群体采用线上方式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共收集到5396份有效问卷,涵盖了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学习经历的学生,确保了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与此同时,实践队有针对性的主要面向学生进行访谈,形成了150份访谈记录,与问卷调查相互补充。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人们接触科学家事迹的主要方式为“课后阅读材料”(34.93%)与“正文案例描述”(30.91%),“插图或人物专栏”占24.33%,“实验环节中的科学家故事”占比最低(9.82%),可见科学家事迹多以文字性辅助材料呈现,与实践结合较少。从培养效果看,62.19%的人认为教材介绍效果较好或极佳,但仍有37.81%觉得效果一般、较差或无效果。生活类科普读物方面,65.27%的人阅读时能感受到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与热爱,不过34.73%未被有效触动,还有5.58%未阅读过。聚焦到培养内容有效性层面,“实验设计逻辑与批判性案例分析”以35.32%的占比最受认可,这类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深刻理解严谨性与创新性的重要;“科学史实”占比30.47%,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探索历程,如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艰辛,使学生感受科学家们的执着与坚持;“学科前沿与社会应用”占23.55%,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科学伦理讨论”占10.36%,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研究中的道德准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出“实践性”与“过程性”内容在帮助人们感知科学家精神上具有显著优势。

教师在科学家精神培养中扮演关键角色,但实际表现存在差异。仅27.87%和15.57%的受访者认为教师“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经常讲解科学家及其精神,而32.06%认为“非常不符合”或“不太符合”,显示课堂中对科学家精神的关注普遍不足,可能受应试压力影响。不过,在结合科普案例培养社会责任感方面,33.45%和23.41%认为教师表现较好;培养批判性思维上,32.04%和22.55%给予肯定,这可能因相关内容易与知识点结合且辅助解题。实验失败引导中,27.06%表示教师每次结合科学家失败经历,29.71%称多数情况简单提及,但超四成受访者表示较少或不结合案例,反映对“失败教育”重视不足,可能导致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理解片面。

根据调研结果,建议从四方面入手优化科学家精神培养:一是优化教材内容,增加科学家事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呈现,如在正文中强化研究细节、增设“科学家的失败笔记”专栏,并运用漫画等形式降低认知门槛,同时针对不同学段明确培养重点,高中阶段可侧重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考。二是加强科普资源开发,建立分类资源库,收录生活化科普素材并标注对应的精神维度,同时开展科普创作大赛,鼓励以问题驱动型叙事呈现科学故事。三是提升教师培养能力,将科学家精神培育纳入培训体系,通过案例教学和工作坊指导教师将精神内涵融入教学,并调整评价体系,将精神培养纳入课堂评价指标。四是平衡应试与素养培养,在考试中增加相关题目考查精神维度,开设选修课和科学活动,同时引导家长转变观念,通过亲子共读科普读物深化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 CopyRight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黄石市磁湖路11号 电话:0714-6515602 邮编:435002